“今天我們來學寫‘重’和‘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的書法體驗教室內(nèi),來自斯里蘭卡的留學生們正進行著今天的書法課程,坐在第一排的斯里蘭卡姑娘李燃,專心聽著老師講的書寫要領,端正身姿,認真地在面前的書寫紙上寫下了“重慶”二字?!爸貞c”已經(jīng)在這位美麗的斯里蘭卡姑娘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
今年,已經(jīng)是這位斯里蘭卡姑娘來到重慶師范大學學習生活的第四年。在這里,她領略漢語的神奇,收獲了友誼?!澳銜f重慶話嗎?”“嗯,會一點……要得!”如今的她不僅能順暢地使用漢語與他人交流,有時,她也會說一兩句在她看來十分“有趣”的重慶話。四年前,和李燃一起來的第一批斯里蘭卡留學生有28人,目前在重慶的斯里蘭卡留學生已經(jīng)達到了89人,除了漢語和其他文化課程,他們還要學習舞蹈、剪紙、書法、古琴等特色科目。說中國話、唱中國歌、跳中國舞、畫中國畫,學習漢語為他們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大門。
2013年秋,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經(jīng)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6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fā)展的階段邁進。
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我校自2011年與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合作續(xù)建孔子學院以來,與斯里蘭卡的文化交流不斷深化,為兩地民心相通架起一座互通共融的橋梁。
語言是交往的基礎,也是文化溝通的橋梁。據(jù)我校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主任黃潔介紹,斯里蘭卡當?shù)貙W習漢語的熱情十分高漲,每年到孔子學院學習漢語的人數(shù)已上千人,到目前為止,參加孔子學院和在當?shù)嘏e辦的中國文化活動的總人數(shù)已經(jīng)達到了近10萬人。斯里蘭卡凱拉尼亞大學孔子學院成為了當?shù)厝嗣窳私庵袊椭貞c的窗口,甚至在很多當?shù)刂行W生的心中種下了學習漢語、了解中國的種子,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到中國學習漢語,擁抱中國語言和文化。
明年的六月,李燃和她的同學們將結束在重師的學習,回到家鄉(xiāng)斯里蘭卡,她告訴大家,自己未來選擇在家鄉(xiāng)做一名中文老師。我校國際漢語文化學院院長雷勇表示,斯里蘭卡人民熱情友好,渴望學習,孔子學院會繼續(xù)發(fā)揮橋梁作用,接下來也將在對留學生的教學中增加重慶元素,為中斯兩國的民心相通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