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申珍,1984年就讀于重慶師范學院地理學專業(yè)?,F為重慶市第一中學校地理教研組組長,中學正高級教師。重慶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首批重慶市教學專家付申珍工作室教學專家,重慶市普通高中地理課程創(chuàng)新基地負責人,全國優(yōu)秀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重慶市環(huán)境教育優(yōu)秀教師和青少年科技教育優(yōu)秀科技輔導員,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沙磁名師”。
重師求學,學一行,專一行
付申珍曾夢想成為一名工程師、眼科專家、營養(yǎng)學家。然而,1984年夏天的一紙師范院校錄取通知書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當時的她,不善言辭,在大庭廣眾之下容易緊張,說話結結巴巴,對地理了解不深,也談不上興趣。然而,命運的安排讓她進入了重慶師范學院。在這個陌生的領域她開始了一段全新的學習旅程?!芭R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付申珍腳踏實地地學習地理學,并下定決心要在這個領域中有所作為。在張承勝、向斗敏等教授的辛勤指導下,她逐漸發(fā)現了地理學的魅力。
珍惜平臺,干一行,愛一行
畢業(yè)后,付申珍在重慶一中開始了她的教學生涯。然而,一些不安分的學生卻讓她感到教學極具挑戰(zhàn),這讓她開始對“教師夢”的情感變得日益復雜。她反問自己:對教育事業(yè)是否“真誠”,對學生的愛是否“真摯”?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她不斷學習和探索。她從國家的教育方針中找到了目標與未來,從專業(yè)文獻的研讀中實現了觀念更新,并獲取了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她在教育實踐中積極探索規(guī)律,朝著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的方向前進。最終,她有了新的夢想:成為學生的精神教練、人生引路人。她下定決心,要在教育事業(yè)中全身心投入,干一行、愛一行,有所作為、有所創(chuàng)造,讓祖國千千萬萬的“花朵”開得更鮮艷、更美麗。
1997年,付申珍成為重慶一中地理教研組組長,她長期致力于在“研”字上下工夫。她不僅組織了本教研組教師,還積極聯合重慶八中、南開中學等學校的教師,共同參與審美化地理教學等多項國家級子課題研究。她主持和主研了多項科研課題,學術成果豐富,曾榮獲由重慶市人民政府頒發(fā)的教學成果二等獎,重慶市“優(yōu)秀基礎教育”教育著述評選二等獎。此外,在教學活動上,她經常尋找并抓住機會參加優(yōu)質課比賽,以期激發(fā)思維碰撞,促進自己的教育教學研究。她在活動中表現出色,曾分別榮獲首屆全國初中、高中地理優(yōu)質課評選一等獎。
2017年付申珍成功申報成立了“重慶市教學專家付申珍工作室”,并提出“長效教學”主張及其模式。多年來,付申珍帶領團隊以“研”促教,追求長效教學。其相關論文發(fā)表在核心期刊如《地理教學》《中學地理教學參考》上,受到同行肯定。在集體研究和相關專家精心指導下,付申珍帶領團隊經過實踐探索,對“長效教學”及其模式進行了不斷深化和提煉,形成了“三階六環(huán)四步”長效教學模式,并主編著作《中學地理長效教學的理論探索與實踐》。她期待“長效教學”思想對其他各類學科教學都能產生積極影響,因為長效教學不僅僅是地理學科追求的目標,也應是其他學科共同追求的目標。
一顆愛心,育桃李,圓夢想
隨著時間的流逝,付申珍已經是擁有三十多年教齡的教師。在這充滿機遇與挑戰(zhàn)的教學生涯中,她的夢想正在逐步地實現。教育是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過程,而課堂則是師生之間傳遞知識、交流情感和智慧創(chuàng)生的場所。她深深地熱愛著地理教育,并愿意為之付出自己的辛勞、眼淚、汗水和熱血。她始終以學生為本,致力于培養(yǎng)他們的核心素養(yǎng),發(fā)掘他們的興趣和思考,激發(fā)他們的激情和潛能,追求教學的生動、深刻、創(chuàng)新與長效。
付申珍說:這一次次的進步與成長,離不開自己長期的潛心鉆研,更離不開母校老師們的悉心培育和專家們的引領;離不開重慶一中老教研組長、特級、正高級教師胡熙時的精心指導,更離不開領導和同事們的關心、幫助、支持與培養(yǎng)。她的心中充滿了感激。
愛在心中,圓夢教壇,助力實現教育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