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晚報訊?近日,重慶師范大學賽扶團隊在大學城走家串戶,將居民家中抽油煙機中的廢油或者其他餐廚垃圾收集起來作為原料,在學校的實驗室中制作出精美的肥皂交給居民。
據(jù)了解,重慶師范大學賽扶團隊大學生正在開展廢油新生項目。項目負責人李雨倩說,這幾年,地溝油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而去年,她在微博中無意看見在荷蘭能將餐廚垃圾制作成柴油,變廢為寶。于是,賽扶團隊萌生了廢油新生的項目。由于生物柴油技術(shù)要求及造價都高,“但是制作手工肥皂的技術(shù)簡單,成本也低,并且這樣的手工皂不含香精,不含合成洗滌劑,24小時可降解,對環(huán)境絕對有益?!?/p>
他們找到了能將餐廚廢油轉(zhuǎn)化為了生物柴油的朱邦全老人,在他的建議下,他們將收集來的餐廚垃圾,在學?;瘜W實驗室里將它們制作成精美的肥皂,等待下一次再去收集餐廚垃圾的時候,把上一次制作的肥皂交到居民手中,讓廢油重生。
如今,賽扶團隊成員在實驗室里存放的肥皂有20多塊,重慶晚報記者看到,這些肥皂看上去很精美,就像果凍,但聞上去有些膩,盡管如此,并不影響它的清潔效果。如果居民在自己家中做肥皂嫌麻煩,可以把廢油給這些大學生們留著,他們定期來回收。等他們做好肥皂,再次回收時,就可以油換皂了。(《重慶晚報》2012年12月18日A09版,記者?周小平攝影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