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慶市教委發(fā)布了《2024年重慶市高校一流本科課程評審認定結果公示》,我校19門課程喜獲認定,其中線上課程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12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3門,社會實踐課程1門,認定率達90.5%。
近年來,學校積極響應教育部“雙萬計劃”,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模式,推動信息技術與課程建設深度融合,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扎實推動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未來,學校將持續(xù)完善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機制,牢固確立人才培養(yǎng)的中心地位、不斷夯實本科教學的基礎地位,以卓越人才培養(yǎng)為目標持續(xù)進行教學內容改革,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完善課程科學評價,健全以質量為導向的課程建設激勵機制,形成多類型、多樣化、高質量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
2024年重慶市一流本科課程評審認定結果公示名單
一、線上課程(3門)
序號 |
課程名稱 |
申報學院 |
課程負責人 |
主要團隊成員 |
主要開課平臺 |
1 |
教育政策法規(guī)與教師職業(yè)道德 |
教育科學學院 |
朱桂琴 |
陳太紅,黃露,艾詩根,全曉潔,李琳璐 |
學銀在線 |
2 |
人文物理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 |
秦國平 |
馮慶,楊英,張紅,胡愛元,楊雨濃 |
學銀在線 |
3 |
鋼琴教學法 |
音樂學院 |
李晶 |
趙宇,范映靜,肖玲嘉,湯斯惟,李沛欣 |
學銀在線 |
二、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和社會實踐課程(13門)
序號 |
課程名稱 |
申報學院 |
課程負責人 |
主要團隊成員 |
課程類型 |
備注 |
1 |
社會工作導論 |
歷史與社會學院 |
劉斌志 |
劉芳,王丹丹,鄧莉莉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2 |
物理學科課程與教學 |
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 |
楊英 |
朱洪強,岳遠霞,余鵬,馮慶,汪春霞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3 |
錄音技術與藝術 |
新聞與傳媒學院 |
方龍 |
羅燦,高家慧,思揚,胡雪瑤,王燕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4 |
中級微觀經濟學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任縉 |
杜家廷,吳強,史樂峰,王亞飛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5 |
語文課程與教學論 |
文學院 |
唐旭 |
陳慶江,杜二敏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6 |
數學分析III |
數學科學學院 |
劉立漢 |
趙克全,夏遠梅,賀自樹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7 |
水文學與水資源 |
地理與旅游學院 |
曾春芬 |
甘鳳玲,劉永林,李陽兵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8 |
中國現當代文學Ⅳ |
文學院 |
楊姿 |
王昌忠,李祖德,呂仕偉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9 |
高等數學II |
數學科學學院 |
周雙 |
王艷,任萍,胡春燕,周壽明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10 |
細胞工程 |
生命科學學院 |
李治 |
張濤,曾俊,黨曉群,馬振剛,李旭東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11 |
教育社會學 |
教育科學學院 |
戴園園 |
胡之騏,賈雪玲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12 |
有機化學II |
化學學院 |
胡晉川 |
黃坤林,向麗,張玉龍,龍榕,徐海 |
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 |
|
13 |
休閑文創(chuàng)農業(yè)與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 |
陳太紅 |
楊憲,余婷婷,陳昊,陳放,毛怡欣 |
社會實踐課程 |
互聯網+大賽獲獎項目 |
三、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3門)
序號 |
課程名稱 |
申報學院 |
課程負責人 |
主要團隊成員 |
1 |
師范生數學教學技能綜合訓練虛擬仿真實驗 |
數學科學學院 |
童莉 |
仲秀英,李明振,沈林,楊德剛 |
2 |
三峽庫區(qū)消落帶植物群落組成及其對水位變化的響應虛擬仿真實驗 |
地理與旅游學院 |
楊前進 |
王曉鋒,王躍峰,張仕超,韋杰,翁才銀 |
3 |
英語教師單元整體教學技能實訓虛擬仿真實驗 |
外國語學院 |
陳君 |
于海洋,張翼,張云建,彭康洲,周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