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2年11月的重慶高校里,有了這么一群可愛又可敬的“全能”老師:他們是核酸桌前的“大白”,是寢室里的“活動策劃師”,是電話機旁的“話療員”,是灶臺上的“烹飪師”……他們是最堅實的抗疫先鋒!
每張照片都有故事,每項技能都是支撐。重慶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聯(lián)合華龍網共同推出“師”志不渝 微光成炬:重慶高?!叭芙處煛睉?zhàn)“疫”微故事系列報道,讓我們跟著這群“全能”老師走進校園防控一線,記錄那些屬于重慶高校的瑩瑩微光,期待那些終將回歸的校園煙火!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郭曉彤)他們原本是身兼重任的考古調查隊。由重慶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黨員教師、重慶市考古學及博物館學首席專家武仙竹教授帶隊,博士研究生傅裕、周浩、陳育芝,碩士研究生李治家等一行人參與,一起前往巫山考古調查。

考古調查隊探訪路上。重慶師范大學供稿 華龍網發(fā)

參與社區(qū)防疫工作。重慶師范大學供圖 華龍網發(fā)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重慶市優(yōu)秀共產黨員武仙竹帶頭行動,積極響應學院黨委關于黨員干部下沉社區(qū)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的通知,整合隊伍,快速下沉到社區(qū)一線,積極投身到巫山縣禹王宮社區(qū)的疫情防控工作,就地“轉崗”社區(qū)防疫宣傳隊。
考古調查隊隊員們與社區(qū)黨員干部一起開展“敲門”行動,深入商家店鋪、農貿市場宣講防控政策,提醒居民做好自我防護,開展流動人員掃碼查驗,成為了一支精干的社區(qū)抗疫新力量,為基層戰(zhàn)“疫”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相關鏈接: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