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晚,重慶師范大學大型原創(chuàng)話劇《宣言》在重慶大劇院舉行公演。本次公演秉持“學黨史、傳精神、跟黨走——中國文藝志愿者在行動”的主題,以話劇的形式傳承紅色基因。話劇將《共產黨宣言》首譯本作為全劇“戲膽”,以此為中心講述了“送書、讀書、藏書、護書、獻書”等一系列險象環(huán)生的革命傳奇故事。
現(xiàn)場,來自重慶市文聯(lián)、重慶市劇協(xié)等單位人員,市內高校、中學、小學黨員干部代表800余人到場觀看演出。
本劇講述了山東省廣饒縣劉集村黨支部委員姜若蘭在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三個階段共50年間,相繼失去了為保護《共產黨宣言》而犧牲的丈夫劉永才、弟弟劉永文、兒子劉智勇。盡管悲痛萬分,但她堅強地繼承了烈士遺志,將《宣言》精神傳承下去,最終在1976 年將珍藏了 50 年的《共產黨宣言》獻給了國家的故事。
“劉集村黨支部書記劉永才被俘寧死不屈被釘在城墻上光榮犧牲”、 “劉永文搶救《宣言》身負重傷,犧牲前將《宣言》托付給劉智勇”、“姜若蘭為兒子劉智勇張羅婚事時得知兒子在戰(zhàn)斗中英雄犧牲”……在有限的舞臺上,《宣言》鑿開時空隧道,重現(xiàn)了劉集村人民的英雄群像,頌揚了革命先烈用生命保護宣言、用鮮血捍衛(wèi)信仰的英雄氣概,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高尚的革命情懷和不朽的人格魅力。舞臺上,激昂的吶喊回響耳畔,紅色的故事扣人心弦,《宣言》中多個動人情景戳中觀眾淚點。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了解到,《宣言》經過前期的黨史研究、理論消化、推敲主旨,中期的構思寫作、研討文稿、推敲邏輯,后期的專家審看、精細打磨、舞臺呈現(xiàn),最終以較為成熟、立體化的形態(tài)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據(jù)該話劇導演、編劇、重慶師范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徐赤介紹,將這個傳奇故事完整地呈現(xiàn)在話劇舞臺上,《宣言》尚屬全國首次。他表示,話劇要傳達的思想始終是“人民對中國革命的支持和犧牲使社會主義新中國得以成立”,故而在劇中多次體現(xiàn)出傳承革命故事、緬懷革命先烈、堅守革命信仰的重要性。
《宣言》劇本創(chuàng)作者之一、女主角姜若蘭的飾演者,重師文學院2017級的何諧同學表示,《宣言》是一群不甘被壓迫的工農兄弟,上演的一部波瀾壯闊的農民運動史詩;是一本血與淚匯聚的革命囑托,凝聚成的一部生動鮮活的紅色黨史。作為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的學子,她今后會做一名更加堅定的革命文化的傳播者、創(chuàng)作者。
重師文學院2019級的肖洋同學在劇中飾演了男主角劉永才。他表示,自己被共產黨員無畏的斗爭精神深深震撼,被革命烈士們甘愿犧牲的高尚情懷深深感動。他相信,通過話劇這種藝術形式的黨史學習教育,能夠啟發(fā)更多青年學生承擔新時代使命,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偉大事業(yè)中。
相關鏈接:上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