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j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設置辦法》、《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補遴選高等學校第二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的通知 》(渝教〔2012〕29號)文件精神,我??杖钡摹鞍陀鍖W者”崗位現(xiàn)面向海內(nèi)外公開招聘聘任人選。
一、招聘崗位及簡介
(一)招聘崗位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動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如符合“巴渝學者”特聘教授條件的,可不受設崗限制。
(二)崗位簡介
1.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 所依托的中國語言文學是重慶市“十二五”市級重點學科、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學科。上世紀80 年代在國內(nèi)率先開展“抗戰(zhàn)文藝”研究,參與編寫《中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大后方文學書系》,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廣泛影響。該學科人才結構合理,凝聚力強;學科優(yōu)勢突出,特色鮮明;學科平臺良好,實力強勁;育人體系完善,經(jīng)驗豐富;基建成效顯著,保障有力?,F(xiàn)有17名教授、8名副教授,其中博導5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名、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名,重慶市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該學科近五年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8項,教育部項目8項,重慶地方政府項目12項,各類項目經(jīng)費400多萬元。該學科現(xiàn)設3個各具特色又互相支撐的研究方向:區(qū)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重慶抗戰(zhàn)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思潮研究。在國內(nèi)相關領域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是中國西部地區(qū)的區(qū)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重要基地,其重慶抗戰(zhàn)文史研究更是在重慶市人文社科領域具有獨特性,已成為重慶社會科學的研究品牌之一?!鞍陀鍖W者”崗位將重點從事區(qū)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和重慶抗戰(zhàn)文史研究,力爭使本學科成為有重要影響的區(qū)域文化與文學研究和重慶抗戰(zhàn)文史研究的史料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學術創(chuàng)新基地和人才培養(yǎng)基地,達到博士學位授權水平,向國家級重點學科快速前進。
2.動物學
?????? 重慶師范大學動物學是重慶市“十五”、“十一五”重點學科,所依托的生物學一級學科是博士授權立項建設學科。擁有活性物質(zhì)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活性物質(zhì)市級工程研究中心、動物生物學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動物科學市級創(chuàng)新團隊、動物科學市級教學團隊等平臺。本學科現(xiàn)有“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農(nóng)業(yè)部和重慶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各1人,重慶市首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1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兼職博士生導師3人。近五年來,共主持國家“973”、“863”、國際合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1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51項,在國內(nèi)外發(fā)表論文360篇,其中SCI收錄100篇,出版專著6部,申請專利15項,其中授權10項。通過“巴渝學者”特聘崗位的設置與聘任,力爭在現(xiàn)有學科平臺基礎上建成國家級創(chuàng)新團隊、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以該學科為支撐將我校生物學學科建成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3.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 學科所依托的生命科學學院現(xiàn)有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擁有活性物質(zhì)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動物生物學重慶市市級重點實驗室、重慶高校動物生物學重點實驗室、重慶高校生物活性物質(zhì)工程研究中心、動物科學市級創(chuàng)新團隊、動物科學市級教學團隊、生物科學市級特色專業(yè)、動物學“十五”、“十一五”市級重點學科、生態(tài)學“十二五”市級重點學科等平臺。學科現(xiàn)有教學科研人員25人,現(xiàn)有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其中,“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3人,市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人,兼職博士生導師3人。另有客座教授10人,其中院士1人。近5年先后發(fā)表研究論文240余篇(SCI收錄60篇),獲授權發(fā)明專利2項,省部級科研獎4項,出版學術專著3部,目前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14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1項。通過特聘崗位的設置與聘任,力爭在現(xiàn)有學科平臺基礎上建成國家級創(chuàng)新團隊、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等方面取得更大成績,以該學科為支撐將我校生物學學科建成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
二、招聘條件
??????應聘我?!鞍陀鍖W者”特聘教授、專家崗位應具備下列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遵守法紀,道德高尚,學風嚴謹,為人正派;
2.從事教學科研第一線工作,遵守法紀,自然科學類申請者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類申請者年齡一般不超過50周歲;
3.一般應具有博士學位和相當于正高級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水平;
4.學術造詣高深,主持過國家級科研項目,獲得過省部級及以上政府獎;或所從事的領域具有國際先進或國內(nèi)領先水平,取得了國內(nèi)外同行公認的重大成就,在本學科、本行業(yè)有重大影響的。
5.勝任核心專業(yè)課程講授任務,具有發(fā)展?jié)摿Γ瑢Ρ緦W科建設和學術研究工作有創(chuàng)新性構想,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或保持國內(nèi)、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團結協(xié)作、拼搏奉獻精神及相應的組織管理能力;
7.身體健康,保證聘期內(nèi)每年在我校工作9個月以上。
三、政策待遇
?????? 根據(j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設置辦法》》和《重慶師范大學關于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的實施辦法》(重師發(fā)〔2009〕104號),重慶市和我校為“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專家提供如下生活、工作條件:
(一)校內(nèi)人員
????? 享受校內(nèi)教職工所有待遇外,聘期內(nèi)另享受特聘教授崗位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年人民幣10萬元(重慶市教委撥5萬元,學校配套5萬元)。
(二)校外人員
?1.聘期內(nèi)享受特聘教授崗位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年人民幣10萬元(重慶市教委撥5萬元,學校配套5萬元),同時享受學校按照國家規(guī)定提供的工資、保險、福利待遇。
2.提供科研場所及條件,來校工作期間提供一套建筑面積不低于120平方米的住房供使用。
3.如校外受聘人員人事關系調(diào)入(遷入)我校,并與學校簽訂8年及以上聘用合同的。
(1)發(fā)給安家費25萬元。
(2)提供160平方米住房,可用經(jīng)濟適用房的價格購買,房屋產(chǎn)權過戶歸本人所有;
(3)安置配偶工作(正式編制)并做好子女到附近較好學校就讀的協(xié)調(diào)工作。
(4)凡屬實驗學科者,一次性撥給科研啟動經(jīng)費60萬元;非實驗學科者,一次性撥給科研啟動經(jīng)費30萬元。
(5)入校后享受三級教授工資和崗位津貼(達到二級教授聘任條件者可申請競聘二級教授崗位)以及我校引進高層次三類人才相應的人才專項津貼。
????以上相關待遇最終以聘用合同中約定的為準。
四、工作職責
???? “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崗位聘期四年
(一)每一年應完成的工作
1.講授至少1門本學科核心課程,指導培養(yǎng)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不少于3人;
2.領導本學科學術梯隊建設,指導培養(yǎng)青年教師;
3.以獨著或第一作者(含通迅作者)身份公開發(fā)表學術論文,自然科學崗位A類論文不少于3篇,人文社會科學崗位A類論文不少于2篇。
(二)每兩年應完成的工作
1.申請獲準主持國家級項目1項;
2.申報主持省部級重點或重大科研項目1項。
(三)四年應完成的工作
1.獲得省部級政府獎二等獎及以上獎項至少1項;
2.申報主持國家級重點項目、國家重大項目專項或部級重大項目1項;
????? 以上相關工作職責最終以聘用合同中約定的為準。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申請。2012年9月21日前向設崗所在學院報名,填寫《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補遴選高等學校第二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的通知 》(渝教〔2012〕29號)文件中所要求的各種材料。
(二)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專家評審委員會對高等學校推薦的特聘教授人選進行評審,市教委根據(jù)專家意見審定擬聘教授人選。
(三)市教委對評審通過的擬聘人選進行公示,公示期為7天。公示期結束無異的,高等學校與受聘人員簽訂聘任合同及工作任務書,并報市教委備案。
(四)市教委定期召開“巴渝學者”特聘教授授聘儀式,統(tǒng)一公布招聘結果并頒發(fā)“巴渝學者”特聘教授證書。
六、材料提交
(一)重慶市高等學校第二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匯總統(tǒng)計表。(見附件2)
(二)《重慶市高等學校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推薦表》20份(見附件2,并報電子件),推薦表請打印生成。
(三)巴渝學者特聘教授候選人附件材料一份(裝訂成一冊)。
附件材料包括:
1.附件材料目錄(須標注頁碼);
2.推薦表中第二項中列舉的所有科研項目及經(jīng)費打印目錄表(表上標明:序號,主持、參研、主研或負責,名稱,級別,經(jīng)費,合計),論文打印目錄表(表上標明:序號、作者、論文名稱、刊物名稱、期號、第幾作者及年份),獲獎打印目錄表(表上標明:序號、時間、頒獎部門、級別、具體名稱),專利情況打印目錄表(表上標明:序號、專利獲得時間、專利號、專利名稱);
3.推薦表第三項中候選人承擔主要科研項目10項的目錄表及證明復印件;近五年候選人項目獲獎情況10項的目錄表及證明復印件;近五年候選人代表性著作、論文15篇的目錄表及證明復印件;近五年候選人獲得專利情況的目錄表及證明復印件;候選人其他獲獎及榮譽稱號的目錄表及證明復印件;
4.推薦表中列舉的SCI、EI、SSCI、CSSCI收錄以及論文他引情況的證明(原件,須經(jīng)有關檢索機構蓋章);
5.申請者若系海外留學人員,請附海外任職的證明復印件。報名的同時向崗位所在學院提供以上材料,學院于2012年9月24日16:30前將材料報至專業(yè)技術人員管理科。
七、聯(lián)系人及聯(lián)系方式
(一)設崗平臺
1.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聯(lián)系人:凌孟華 聯(lián)系電話 :023-65362787、15902360012 ; 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2.動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聯(lián)系人:劉波 聯(lián)系電話:023-65910315、13658376067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二)人事處
聯(lián)系人:段慧明 聯(lián)系電話:023-65362728 傳真:023-65363480;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補遴選高等學校第二批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的通知》(渝教〔2012〕29號)
|